close

 

壹、資格條件

 

兵役即將在2012年廢除,基本檢討這制度良莠已無所謂,好玩看待其中趣味吧!

替代役資格方面條件(見下表),明顯把高中球員逼向大學球隊,才有較多的機會(世大運、世界大學錦標賽、全國大專校院棒球聯賽、梅花旗) ;業餘球隊(縣市及企業)比較起大學球隊只多全國甲組成棒城市對抗賽這一項賽事處於極度不利的一方

在升學至上的台灣,相信高中畢業生選擇去社會球隊(縣市及企業),也有他的考量,絕不單單是替代役資格,能夠左右決定且說現在與其先當兵,不如先求學等兵役廢除,才是最合算。

  資格

國際

成棒

 

青棒

奧運、亞運、世界盃、亞洲盃、世大運、世界大學錦標賽、洲際盃。

 

世青盃、亞青盃。

或其儲訓隊至少連續1年以上者。

 

 

 

國內

成棒

 

青棒

 

曾參加全國甲組成棒城市對抗賽、成棒甲組春季聯賽、協會盃、梅花旗前8名或進入複賽。

 

全國大專校院棒球聯賽甲組一級前6名。

 

97學年度學生棒球運動聯賽高中木棒組前4名,且具出場紀錄者,或獲得大會頒發之個人獎項者。

 

貳、甄選評分

評分標準

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最高20分

基本體能測驗

(20%)

100%

10M × 4折返跑

最高30分

50M衝刺跑

最高30分

3000M耐力跑

最高20分

投手

投球

快速直球10球;變化球10球。每球各4分

最高80分

專項技術測驗

(20%)

守備

10次,每球0-2分

最高20分

野手

自選守備位置傳接球

10次,每球0-4分

最高40分

打擊

10次,每球0-10分

最高40分

跑壘

 

最高20分

(1)投手-以場次、局數、防禦率為評分依據。

(2)野手-以場次、打席、打數、打擊率為評分依據。

(3)國內賽會個人獎評分:

各賽會個人獎項前3名者分別可得到:第1名10分、第2名-8分、第3名-6分,採分項分次累計法

國內比賽成績

(60%)

每參加一次國際正式錦標賽加術科總分10分(亞錦賽、洲際盃、世界經典賽、世界盃、世大賽或亞、奧運)

國際賽事加分標準

總分另加計

(另計)

*以上詳細見棒協公佈之甄選項目及計分標準

 

看完給分標準就知道,球員當天見分曉只有40%(基本體能測驗、專項技術測驗),即使進步再多,很現實的,60%以上還是看過去成績,其實也較公平,球員狀況有好有壞嘛!若測試時身上是有傷呢?又打了四年大學球隊,每年都有協會盃、梅花旗等等,卻不看是多情何以堪。

 

又說到國際賽參加一次就加總分10分,是很驚人的比重。講簡單點參加兩次,基本體能不測,都比有參加的人高(或至少同分) ,看似誇張,這是有理由的。

按過去棒協、職棒達成協議:

11奧運亞運、經典賽。

22世界杯、亞洲杯、洲際杯,此類比賽如在國內舉辦則提升為第1級。

33:非國際棒總、亞洲棒總等正式組織舉辦之邀請賽。

依國際賽事分級,第1等級之杯賽,以最堅強國家隊陣容參賽,代表隊陣容以職業球員為主、業餘球員為輔;第2等級之杯賽,代表隊陣容以業餘球員為主、職業球員為輔;第3等級之杯賽,以培養新秀為主組隊。

因此也在加分標準裡,第一級賽事中至少2個杯賽(奧運亞運),要由職棒最強球員組隊,業餘球員競爭不過,造成對大學、業餘球隊選手的剝奪,也就是因困難和名額少,加分方面不可不謂大方。且最終也看到補償,把世大賽加入即是補償大學球員,讓他們有更多加分機會

 

另外按加分規則,雖然亞青、世青是甄選資格,但並無加分規定,明顯讓高中球員居於劣勢。但是又說到一旦加分會加不完吧。優秀大學球員不但是洲際、世界杯國手,青棒也定是國家代表隊,站在避免加分差距太大,還是剔除合理

 

  

資料來源:中華棒協

以上大部為個人統計,若有誤也煩請告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g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